娄底  [切换城市]  
用户名:密码:记住密码商家入驻/帮助中心
娄底搬家网广告位
当前位置:牛搬家 >>> 资讯

娄底城乡居民幸福感满意度调查

  • 更新时间:2019-07-16 浏览量:1365次
  • 2019年4月上旬,娄底市统计局民调中心组织开展了全市城乡居民幸福感满意度民意调查,旨在客观反映全市城乡居民改革开放40年来的幸福状况,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委、政府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与调查内容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全市常住人口年龄在18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覆盖6个县市区(含娄底经开区),共获得有效电话样本1550个。被调查对象中,从城乡看,城镇居民831人,占53.61%,农村居民719人,占46.39%;从性别看,男性897人,占57.90%,女性653人,占42.10%;从年龄看,19-40岁675人,占43.52%,41-60岁728人,占46.94%,61岁及以上147人,占9.54%;从受教育程度看,初中及以下459人,占29.61%,高中及中专510人,占32.88%,大专296人,占19.08%,本科及以上285人,占18.39%;从职业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169人,占10.90%,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37人,占21.73%,进城务工人员183人,占11.80%,个体经营者247人,占15.93%,离退休人员134人,占8.64%,在家务农人员256人,占16.51%,在校学生15人,占0.97%,其他人员209人,占13.48%。调查对象涵盖全市各类人群,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2.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内容包括全市城乡居民对当地政府经济发展状况、当前的家庭总收入情况、社会治安状况、生态环境质量、政府办事能力和服务态度、政府廉政建设、社会保障水平、医疗条件和医疗服务、教育情况、公共设施配套建设10个单项问题的评价,以及对未来幸福的信心向往、最能增加幸福感因素、给自已幸福感打分等3个主观感受的评价。
    (二)调查方式与样本抽取
    1.调查方式。本次调查使用标准问卷,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CATI),运用电话随机抽样方式进行调查。
    2.样本抽取。为保证调查的科学性、客观性和代表性,本次调查样本分布按县市区(含娄底经开区)常住人口数量来确定样本量,按常住人口在100万或以上县市区随机抽取400人,常住人口在80-100万以内的县市区随机抽取300人,常住人口在30-80万以内的县市区随机抽取200人,常住人口在30万以下的随机抽取100人。
    (三)计算方法和权重设置
    1.计算方法。满意度按每个问题选项中“满意”和“比较满意”的选择比重之和来计算。
    2.权重设置。按照上面计算方法,算出每个(10个单项题)问题的满意度,然后按每个题的满意度占总满意度权重计算出全市公众幸福感总满意度,即:M总满意度=Mi*权重。
    二、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娄底市公众幸福感满意度为78.41%。公众在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上对幸福感满意度评价总体积极正面,大部分问题评价处于较好水平。
    (一)10个单项幸福感满意度评价情况
    公众对10个单项客观题满意度评价中,评价最好的是公众对当地社会治安状况的评价,满意度为88.91%,其次是公众对当地社会保障水平的评价,满意度为82.21%;评价较差的是公众对当前的家庭收入情况的评价,满意度68.67%,其次是公众对当地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服务的评价,满意度74.02%。
    (二)3个主观感受问题评价情况
    1.公众对未来的幸福是否有信心的评价,调查显示,1550名公众中,有1199人(占77.37%)选择“会比现在更幸福”,180人(占11.61%)选择“变化不大”,125人(占8.06%)选择“没想过”,仅有46人(占2.97%)选择“没有信心”。表明,有七成以上公众对未来的幸福充满信心,会比现在更幸福。
    2.公众对哪个因素最能增加幸福感的评价,调查显示,1550名公众中,有715人(占46.11%)认为是“身体健康”,554人(占35.71%)认为是“家庭和睦”,109人(占7.06%)认为是“社会保障完善”,77人(占4.95%)认为是“子女前途好”,45人(占2.89%)认为是“收入丰厚”,34人(占2.18%)认为是“居住环境良好”,仅有16人(占1.03%)认为是“人际关系融洽”。表明,有八成以上的公众认为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是最能增加自身幸福感的因素。
    3.公众给自己幸福感打分的评价,调查显示,1550名公众中,有740人(占47.71%)给自己打分在70-90分之间,511人(占32.95%)给自己打分在90-100分之间,248人(占15.99%)给自己打分在50-70分之间,仅有51人(占3.29%)给自己打分在50分以下。表明,有八成以上公众给自己幸福感打分超过了70分,对未来生活质量充满信心,有较好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县市区幸福感满意度评价情况
    各县市区公众幸福感评价最好的是娄底经开区,满意度达85.45%,其余依次为双峰县81.08%、娄星区79.40%、涟源市78.58%、新化县76.25%、冷水江市75.10%,最好与最差满意度相差达10.35个百分点。
    (四)不同调查对象幸福感满意度评价情况
    从城乡看,城镇公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为83.49%,高于农村公众10.93个百分点。
    从性别看,女性公众幸福感满意度为79.92%,高于男性公众2.6个百分点。
    从年龄看,41-60岁年龄段公众幸福感满意度最高。调查显示,41-60岁年龄段公众幸福感满意度为80.47%,高于61岁以上年龄段(77.91%)和19-40岁年龄段(76.31%)。
    从职业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幸福感满意度最高。调查显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幸福感满意度为96.15%,其余职业依次为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85.73%,离退休人员79.33%,其他人员74.71%,在家务农人员74.53%,在校学生73.86%,个体经营者70.32%,进城务工人员68.52%。
    从受教育程度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公众幸福感满意度最高。调查显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公众幸福感满意度为88.74%,其他依次为大专(84.80%)、高中及中专(74.98%)和初中及以下(71.61%)。
    三、影响全市居民幸福感的主要因素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公众对家庭收入情况、医疗条件和医疗服务、政府廉政建设、公共设施配套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等5个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二是公众认为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社会保障完善是增加幸福感的重要前提条件;三是城镇居民幸福感满意度高于农村居民;四是工作稳定、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人群幸福感满意度高于务农、务工等人群;五是高学历人群因为在收入、医疗、就业方面有相对稳定的保障,幸福感满意度高于其他人群。
    (一)收入水平是影响幸福感的直接因素
    尽管家庭收入水平与幸福感不能直接对应,但相对于不断上涨的物价和高昂的房价,公众收入增长显得过于缓慢。调查显示,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公众幸福感最直接的因素。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较高的收入水平来支撑;另一方面,要客观看待并高度重视城乡之间、不同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努力缩小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产生的现实问题,提升低收入群体、广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身体健康、家庭和睦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身体健康与幸福感的相关性在直觉上非常明显,健康的作用不只在于对躯体状况的感知,更主要的是这种健康状况允许人们能做什么事情,而疾病经常显示出功能的限制,从而减少人们产生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的机会,从而影响城乡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家庭和睦的重要性远不止于表面的说说笑笑,可以让我们不断努力去追求梦想,可以让我们的人生充满自信。调查显示,有46.11%的被调查者在最能影响幸福感的因素中选择了“身体健康”,35.71%公众选择了“家庭和睦”。
    (三)医疗保障是影响幸福感的关键因素
    尽管当前全市医疗保险覆盖面较大,但保障水平不高,城镇不同人群之间、城乡居民之间享受的医疗保障待遇存在差距。调查显示,对当地的医疗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表示“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人数占比达25.98%。可见,医疗保障是影响公众幸福感比较关键的因素。
    四、提升全市居民幸福感的工作建议
    (一)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全市城乡居民关注的痛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之所盼,政之所向。针对全市城乡居民满意度相对较低的5个方面,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及时化解,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感满意度。
    一是要稳就业,切实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今年5月份,国务院成立了以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任组长的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之后国务院又印发了《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建议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稳就业相关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相应保障制度,全力做好当前形势下稳就业各项工作。
    二是要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医疗服务水平。要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投入力度,要充分运用新理念、新技术,引导推动医疗机构建立预约诊疗制度、远程医疗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制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制度、医务社工和志愿者制度,促进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保障医疗安全,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要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增强乡镇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抓好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面提升全科医生驻村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医疗质量。
    三是要继续加强政府廉政建设。一方面,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和投资体制改革等改革,规范政府行政权力运行,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和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把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权力运作过程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扩大公开的范围和层次,规范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方便群众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监督行政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
    四是要加大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力度。要科学编制城乡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考虑城乡医疗、教育、治安、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环境,让城乡居民享受更丰富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产品和更高效、便捷的服务,提高城乡居民生活品质。
    五是要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和项目引进的过程中,严格环境准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绿色招商”的理念,不能重复“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要不折不扣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环保问题,不断优化全市城乡生态环境。
    (二)关注重点人群,推动发展成果共享和社会公平正义
    从调查的情况看,农村居民、务农务工等相对低收入人群、生活困难人群的幸福感满意度明显偏低,因此,要强化政策托底,重点提升这些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获得感。
    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要认真对接落实好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以“五个振兴”为目标,按照“盯住能人、发动群众、面向市场、科学奖补”的思路,推进“娄底市乡村振兴15条”落实落地;要加快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发展蔬菜、特色水果、畜牧水产等高收益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
    二是要聚焦脱贫攻坚,努力确保贫困人员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中不掉队。聚焦深度贫困村和特定贫困人群,重点解决好“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扎实推进产业、就业、教育、健康扶贫,以及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兜底保障等工作;深入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加强资金监管,着力提升脱贫质量;开展脱贫对象回头看、回头查、回头帮,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
    三是要注重社会公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缓解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要加强对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扶助,认真解决好低收入群众的医疗、子女就学困难等问题。
    (三)推动全民健康,培育良好家教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幸福感的获得不仅仅来自于物质生活条件,身体健康和家庭和睦也是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一是要注重家庭家风建设。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二是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推动全民健康。要积极组织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要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要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树立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是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导树立正确“义利观”。重义轻利、先义后利、取利有道,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一以贯之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的正确义利观正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积极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准确了解并回应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为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搬家动态
搬家风水
搬家攻略
搬家吉日
热门城市
关于我们|高级会员|付款方式|联系我们|投诉举报|牛搬家公约|用户服务协议|隐私条款
© 2024 :娄底搬家公司  津ICP备12007331号-14